从精度到速度,自动化如何支撑潮玩的百万级量产? | 产业链观察

2025-07-29 14:22:06 来自: ITES深圳工业展 182

【导语】 ITES深圳工业展、工创联联合钛媒体共同发起产业链观察专题,聚焦全球产业链动态,拆解上下游链路逻辑,解析政策、技术与市场对产业生态的影响。从细分领域到跨界融合,用数据透视趋势,为行业洞察提供深度参考。

从早期依赖手工雕琢的“小众收藏”,到如今动辄百万级销量的“现象级产品”,潮玩正从亚文化圈层走向大众消费市场。行业的爆发式增长背后,其产业属性也在悄然发生质变,对中游生产端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消费者对细节精度的极致追求、IP迭代速度的加快以及“限量款”“联名款”带来的小批量多品种生产需求,中间映射了潮玩行业的两种制造逻辑:从精度到速度。高精密模具是产品制造基础(在ITES深圳工业展的往期文章中,我们有深入讨论高精度模具在潮玩手办中的关键作用:“发丝”间的战争:潮玩爆款背后的精密制造暗战 | 产业链观察),而速度保证产品快交付,两者在产业链条中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自动化生产以精度、效率、柔性为支点,重新定义潮玩生产的核心逻辑。

7.jpg

泡泡玛特“Nyota的松软生活”系列手办,图源:泡泡玛特    


自动化为何成为潮玩生产“刚需”?

根据市调机构Statista、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26年中国潮玩市场将达到1,101亿元,2024-2026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潮玩产品快速更新的生产节奏需要中游制造供应链有足够的响应速度,制造产线的数字化管理、自动化环节愈发重要,不然无法支撑大批量产品交付,影响货期与潮玩IP方的营销节奏。

自动化环节逐渐赋能潮玩生产,本质上是市场需求与产业升级的双向驱动结果,渗透在产品品质到企业竞争力的各个维度。

从市场需求看,消费者对潮玩的“苛刻标准”直接倒逼生产端升级。潮玩的收藏属性决定了其必须具备“跨批次一致性”——同系列盲盒的12个款式,若因生产误差出现“大小脸”“关节松紧不一”,会直接影响消费者信任程度,降低品牌信誉。

8.jpg

布鲁可“变形金刚”系列,截取自“布鲁可”官网

从产业特性看,潮玩“短周期、多款式”的生产规律,让传统产线难以为继。一款热门IP的联名款从设计定稿到上市往往只有1个月窗口期,传统产线切换款式需重新调试设备、培训工人,周期常超过20天;而自动化柔性生产线通过快速更换夹具、调整程序,能将上市周期压缩至15天内,帮助企业抢占市场红利。

从成本结构看,自动化是平衡“品质与效率”的最优解。潮玩生产的人工成本曾占总成本的35%,且随着熟练工短缺,人工效率瓶颈日益凸显。


自动化如何参与生产制造的全链条革新?

目前自动化对潮玩生产的赋能主要体现在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整合,从核心加工到全流程协同的多个关键环节,以自动化设备与流程助力潮玩全链条革新。
在模具生产制造环节,针对潮玩中复杂的曲面、镂空结构(如“半透明渐变翅膀”的蜂巢状支撑),五轴联动CNC设备通过预设程序实现24小时不间断加工,加工误差控制在±0.02mm内。

在注塑、CNC加工等环节,自动化上下料打通生产“断点”。AGV运输车与协作机器人组成“无人搬运系统”:AGV将原材料送至机床旁,机器人通过3D视觉定位抓取物料,加工完成后再将成品码放至指定区域。这一过程使设备利用率从60%提升至90%,且避免人工接触高温模具导致的安全事故。

在零部件组装环节,自动化装配破解“多部件协同难题”。可动人偶的关节组装需兼顾“顺滑度”与“牢固性”,传统人工因力度控制不均,常出现“过松易掉”或“过紧卡顿”。自动化装配线通过力控传感器感知压力,配合激光焊接技术,大幅提升带电子元件的潮玩装配率。例如,AI智能玩具、互动电子宠物、智能轨道车、发光机械积木等等。

在涂装与上色环节,自动化喷涂最大程度实现“色彩零偏差”。潮玩的渐变、迷彩等复杂涂装,曾因人工喷涂的力度、角度差异导致色差(ΔE>3)。六轴涂装机器人搭载高清色差仪,可实时校准喷枪参数,将色彩偏差控制在ΔE<1.5(人眼不可分辨),例如,奥迪TTS童车、遥控喷雾恐龙等汽车模型玩具,就采用ABB喷漆机器人或自动化流水线完成金属表面喷涂。

9.jpg

图源:星辉京东旗舰店

在潮玩柔性生产线管理环节,通过MES系统联网管理CNC、装配、喷涂等设备,应对“小批量多品种”。柔性生产线可根据订单优先级自动分配任务,通过调整设备参数、调度AGV路径,实现三条“虚拟产线”并行生产,交付周期较传统方式缩短40%。

柔性加工自动化.jpg

高德斯CNC自动化柔性加工示意图

以高德斯智能工厂为例,其智能车间采用瑞士GF五轴加工中心,实现±0.005mm公差,在CNC柔性加工环节,通过机器人完成自动化调度、上下料操作以及零件清洗等完整工序。此外,还通过AGV与机械臂实现仓储自动化,日吞吐量1亿颗粒,颗粒积木存储能力达数十亿颗积木零件。


自动化怎样催生行业打造“差异化?

面对精度、效率、复杂度的多重高压,模具制造企业正积极拥抱数字化与智能化解决方案。自动化技术的深度渗透,正推动潮玩中游生产厂商进入“能力重构”的关键阶段。

首先,加速倒逼潮玩制造工艺革新。随着消费者对潮玩细节的要求升级,单纯的“自动化替代人工”不切实际——厂商需将自动化与材料工艺、设计逻辑深度融合。例如,为实现“透光率90%的半透明部件”量产,厂商需同步升级CNC的刀具材质、优化注塑机的保压参,这种“设备-工艺-材料”的协同革新,将成为中游厂商的核心竞争力。

11.jpg

高德斯数字化车间,图源:高德斯

其次,自动化“调配能力”成生存底线。未来的潮玩生产显现“全流程智能调配”趋势——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生产全场景,提前预判设备负荷、物料库存、订单交期等风险,更好地结合市场需求规划厂线排期。

再者,促进厂商实现生产转型。头部中游厂商逐渐实现传统代工模式向“ODM+IP运营”复合模式升级,不断重视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把控。头部品牌方不仅能提供代工生产,还能基于自身数据沉淀,为中小品牌提供“设计优化-产线适配-成本测算”的一体化方案,实现产业生态协同。


自动化的增量蓝海还会在哪?

当前自动化与数字孪生、AI设计等技术进一步融合,潮玩生产或将进入“创意即量产”的新阶段。

6.jpg

《森口修の猫之暹罗站猫》手办模型,图源:末那工作室

在产品设计环节中,AI分模能够通过算法自动完成传统依赖人工经验的模具分型面划分,实现三维模型高效、精准的模具开发,同时结合材料特性、注塑参数进行多方案优化,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模具开合过程,提升模具试模通过率,压缩研发周期。

自动化环节还覆盖注塑机、喷涂机器人、3D打印机等运行设备,联动1000+项运行参数,在虚拟空间构建完整生产镜像,数字孪生实时调控,降低不良率。在最后的组装环节,利用“AI视觉+力控传感”使产品合格率达99%,高度调配人机协作程序。

自动化环节不仅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缩短从设计到量产的周期,更能完成复杂工艺的精准复刻与个性化定制,实现规模化生产。技术解码下的潮玩行业,正从单点自动化向全链路智能协同跃迁,在设计端的精准化、制造端的柔性化、组装环节的智能化中,孕育着自动化产业的广阔想象空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