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当前,钣金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益提质”,客户对产品精度、交付速度、成本控制的要求愈发严苛。而多数中小型钣金企业仍停留在“经验驱动”的生产阶段,数字化基础薄弱、信息化系统不完整,难以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需求。
当前,钣金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益提质”,客户对产品精度、交付速度、成本控制的要求愈发严苛。而多数中小型钣金企业仍停留在“经验驱动”的生产阶段,数字化基础薄弱、信息化系统不完整,难以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需求。在订单个性化增多、交付周期压缩的情况下,传统人工模式难以为继,数字化转型似乎成为企业必选题。不过,钣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生产布局并非一蹴而就,盲目进行自动化布局也未必是最佳选择。尤其新厂规划,在建设需要具备前瞻性和全面考量,从传统工厂到智能工厂的改造,并非单纯摒弃人工参与,而是要结合企业自身优势,融合产线特征,找到更合理的方案。
为此,由ITES深圳工业展携手工创联、佳盈五金共同举办的“产业探链”活动圆满落幕。来自谊科EKO、蓝昊智能、埃斯顿自动化、汉沃机器人、百超迪能、睿恩特等近20家企业代表,深入佳盈五金的生产车间,实地探访传统钣金厂五金模具、机箱件、散热器等产品的全流程制造场景,赋能佳盈五金的新厂规划建设落地。这场聚焦钣金行业升级的深度交流,不仅为佳盈五金在技术工艺升级与新工厂规划提供了切实思考,更折射出产业链对当下数字化浪潮中的共性困境与破局路径的思考。
佳盈五金现状如何?
据深圳市佳盈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总介绍,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深圳市坪山区,专业从事五金模具、机箱件、散热器、电抗器及设备结构件制造。公司年产值约7,000万-1亿,现有厂房面积11330.85平方米,常规订单交易周期为20天。目前,因为客户需求迭代,佳盈五金面临着单散产品多、工艺复杂的散单占比近80%、人工依赖程度高等问题,现有生产线与数据问题影响自动化推进。
为降低制造成本实现智能化生产布局与数字化转型,佳盈五金现计划迁入惠州佳士工业园区,项目总面积约为21,000平方米,分为重型冲压、表面处理、仓储与装配三个功能区,以满足重型设备与自动化生产需求。纵观整个钣金行业,从佳盈五金视角探讨钣金制造的智能转型就极具参考意义。
通过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企业可实现排程优化、设备利用率提升,从而打通设计、生产、仓储的全流程数据链路,能让订单交付周期大幅缩短。通过数字化升级能够规避传统生产计划产生的工艺参数缺乏标准化沉淀,同批次产品质量稳定性不足等问题。
当数字化成为行业共识,当平台力量持续聚合资源,中小钣金企业的升级之路必将更清晰、更高效。作为深耕工业领域的专业平台,ITES深圳工业展联动钣金制造企业与设备商、服务商面对面交流,将抽象的“升级需求”转化为具体的“落地路径”,为佳盈五金的新工厂规划集思广益,让“痛点”与“解法”在现场形成精准对接。
座谈交流环节中,各企业代表纷纷积极发言,结合自身优势与视角,阐述对佳盈五金现状改造的解决方案。在自动化仓储与数据管理环节,固泰科自动化与百超迪能公司表示,可提供板材自动化、仓库及自动化上下料解决方案,通过仓储管理系统管理板材,实现自动化中转,减少员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儒道数据作为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相关负责人表示,佳盈五金可从设计端开始实现自动化并集成解决问题,利用系统传递信息;建立柔性化生产线,减少换型时间、提升工艺适应性;可用仿真技术,对新工厂按智能工厂标准全面规划。
同韫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对钣金工厂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软件方面可针对订单管理、生产工艺、流程工序进行串联和智能化排序。全能型的MES系统与轻量化的订单管理模块相比,新厂转型可以优先考虑选用轻量化的模块。
从佳盈五金的案例来看,中小钣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无需追求“一步到位”,而应聚焦“痛点先行”。虽然自动化是目前钣金行业的大势所趋,但企业的转型发展不应该盲目追求自动化,而是应该找准痛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优选升级方案,进行生产线改造。
例如,优先部署设备升级与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生产进度可视化;通过MES系统优化排程与工艺管理;再逐步打通设计、生产、仓储的全链路数据,构建智能化生产体系。本次“产业探链”活动中,ITES深圳工业展搭建产业链多方交流平台,最大程度进行资源的聚合与思路的碰撞。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更精准的资源对接与深度的行业服务,推动钣金及制造业各领域的数字化升级进程,助力更多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发展。